动物学杂志
    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一亿年后的地球生物

20 世纪80 年代初,英国作家杜戈尔·迪克森出版了一部小说,书名为《人类灭绝之后:未来动物学》。书中,他对数百万年后的生命提出了假想。在迪克森的想象中,鼩鼱会用尾巴当降落伞;猴子会飞;盘桓着的巨尺长蛇,猛然出击,能够捉住半空中的鸟;飞马用胸口的尖刺,一下子将猎物刺穿;鸟和蝙蝠的脸上开放着鲜花,传粉的昆虫受到蛊惑,一头栽进它们饥不可耐的口中……

几十年后,迪克森表示这本书的初衷并非预测未来,而是想要探索自然界中的各种可能性。他认为,生物世界有着无穷的可能性,我们远远没有窥其全貌。

生命的“荒诞剧”已然发生

尽管迪克森的书只是一部虚构的小说,但多数生物学家也同样认为,数百万年以后,地球将会变成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。

当然,今天要去想象数百万年以后的生物会进化成什么样子是困难的——就像如今的世界由哺乳动物主宰,这在恐龙时代看来近乎天方夜谭。我们也不知道从长远角度来看,生物进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预测和复制。加之一些偶发的变量,比如大规模的火山爆发或者小行星撞击地球,会让原本确凿的预测一下子变得几乎毫无可能性。

但结合我们对于地球生命和进化原理的理解,并不妨碍我们去猜测:未来,比如说一亿年后的生物将有何发展?这些猜测或许会像迪克森在书中描写的那样,初看起来荒诞不经,但如果你回顾一下地球生命的历史,可能就不会斥之为荒诞了。

让我们把目光回溯到数亿年前,从我们这个星球上的早期生命谈起。在大约5.4 亿年前的寒武纪大爆发之后,地球上开始兴起生物。那些早期的生物,像三叶虫、板足鲎、巨型鹦鹉螺,等等,倘若以孩子的眼光,第一次去看,咋看都像卡通片里的“怪物”。

不过,你很可能对它们已经见怪不怪,习以为常了,那么让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。

1977 年,古生物学家在加拿大的伯吉斯页岩中,发掘出一个神奇的动物群。一种名叫“怪诞虫”的动物,周身细长,躯体呈管状,浑身布满巨大的尖刺,有着棍子一样的钳状附器。古生物学家不得不承认,类似这样的古怪造型,他们只有在动画片中才见过。

模仿花朵:鸟类诱捕昆虫的新方式?

“怪诞虫”:周身细长,躯体呈管状,浑身布满巨大的尖刺,棍子一样的钳状附器。

所以,你看,我们所能想象到可能会发生的,已然在历史上某一时期,在地球的某个角落发生,进化成为了某些物种的一部分。那么,同样,未来的世界进化出一些同样离奇怪异的生物也并非是不可能的。那么,让我们基于一定的知识,大胆去猜想吧。

假如人类继续繁衍生息……

要想预测未来的世界,首先,我们必须考虑一种对进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,那就是:智人。

人类的活动已经对地球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怪不得我们这个世代被命名为“人类纪”。如果接下来数百万年,人类的繁衍继续枝繁叶茂,我们将对未来的进化方向产生更显著的影响,自然选择也将孕育出新的物种,以适应被我们彻底改变或者可能污染了的自然环境。2001 年,美国古生物学家彼得·沃德在《未来的进化》一书中写道:“我们很有可能会看到,进化后鸟类的喙专门用来从罐头中取食,老鼠可能会长出油质的皮毛,从而在有毒的废水中保护自己。”

沃德预测,新型物种可能会凸显一种“墙头草”的特质,也就是说,它们有着坚韧的生命力,适应性强,在周遭的人类世界中游刃有余,还能进一步对这种环境加以利用。就像家猫、老鼠、浣熊、土狼、乌鸦、鸽子、椋鸟、麻雀、苍蝇、跳蚤、蜱虫和肠道寄生虫。

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,在变暖变干的地球上,淡水匮乏也有可能倒逼出新的适应性进化。我们可以想象,一些动物进化出奇特的器官来捕捉空气中的水分,体型较大的动物可能会进化出像扬起的船帆一样的器官或者皮瓣,在每天清晨舒展开来,吸收空气中的潮气——事实上,历史上棘龙就曾拥有这样的皮瓣。再比如某些蜥蜴皱巴巴的“围脖”可能会变得非常大,大得惊人,也是为了汲水之用。

环境变热或许会使那些没有皮毛的哺乳动物和鸟类兴起。哺乳动物可能会褪去几小块毛皮,用皮肤上的囊袋收集水分。在一个变暖的地球上,吸热(也就是自发产生热量)的动物应该会很不好过,所以鸟类在气候变暖后可能会失去廓羽以防止体温过热,而哺乳动物则可能浑身大部分皮毛都会消失。